首页 文化 文化沙漠中的緑色孤島—島讀空間

文化沙漠中的緑色孤島—島讀空間

檳島海墘路上有這麽一間不起眼的建築物,不起眼到你不仔細找就會錯過它。但如果你願意花點時間,停下你繁忙的腳步,你就會發現一個充滿咖啡香味的文藝空間,那就是“潮人居”。

“歡迎來到島讀空間”,張麗珠微笑着對我說。她是潮人居的管理人,而她今天將帶我們走進潮人居打造的文化小島,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島讀空間” 。

“為什麽潮人居會想要開辦島讀空間?”麗珠側着頭想了一下說道,“因為檳城很少看書的地方。”

麗珠表示,島讀空間是潮人居裏頭一個對外開放的閲讀空間。改空間原本是潮人居的辦公室,但後來發現該空間甚少使用,與其任其閒置不如將它改建成任何人都可以閲讀、聊天、休息、甚至拍照打卡的空間。此外,為了鼓勵更多人前來享受閲讀的快樂,潮人居也不向民眾收費。

島讀空間除了有許多的經典藏書外,也典藏了不少輕文學、繪本、漫畫等藏書。其中大部分藏書是由臺北駐吉隆坡經濟辦事處捐出的參奬作品書籍,除此之外,也有喬治市世界遺產組織贈送的本地書籍。

島讀空間準備了不少書籍,讓更多人前來享受閲讀的快樂

麗珠表示,潮人居希望把島讀空間當成一個社區展覽空間,把無形的文化化成有型的實體讓大家看見。

“取名為“島讀”,是因為檳島和臺灣同樣是島嶼,我們希望可以在這兩個地方推廣閲讀文化。”

“你剛才說了,檳城喜歡閲讀的人不多,那麽成立島讀空間的這段期間有沒有遇到什麽不愉快或令人沮喪的事?”

“其實我們在開設閲讀空間時,就有心理準備喜歡閲讀的人不會太多。”麗珠表示,雖然前來島讀空間的多數是慕名而來大打卡的遊客,但也有不少喜歡閲讀的人對島讀空間感到驚喜。

“他們覺得怎麽會有這麽佛心的單位,願意借出空間設立這麽優質的閲讀環境,還免費使用。”她笑着說,有不少支持者甚至喜歡拿着一部電腦到島讀空間,一邊享受着島讀空間的環境,一邊工作。

臺北駐吉隆坡經濟辦事處捐出不少參奬作品書籍。

疫情大打擊 轉變計劃活下去

在島讀空間成立不到半年期間,卻遇上了百年一見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許多的原有計劃必須暫停甚至取消。

“本來想要入住潮人居的商務印書局也因為疫情而擱置了計劃”麗珠惋惜地說道。位於皇后灣廣場的Borders在去年宣佈熄燈,而商務印書館也隨之撤走,并原定於5月入駐潮人居,但豈料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後因疫情爆發被迫擱置計劃。

但所幸在潮人居的協調下,商務印書館最終決定以書攤形式進駐潮人居,并以書攤形式為讀者提供500本精選中文書籍,繼續與讀者在島讀空間見面。

商務印書館最終決定以書攤形式進駐潮人居

麗珠坦誠,此次疫情對島讀空間和潮人居的影響很大,許多計劃都被迫暫停或取消。目前的局勢對島讀空間而言的確是很嚴峻,但他們不會氣餒,必須想辦法活下去。“只要島讀空間還活着,未來就會有希望。”

麗珠坦誠疫情對島讀空間打擊相當大,但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 Share
  • Follow

评论区

没有找到数据。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