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日劇女王”竹內結子日前在家中猝逝,震驚演藝圈,不少媒體也猜測其身亡原因與產後憂鬱症有關。這也讓產後憂鬱症再次成為討論話題,那產後憂鬱症到底是什麽呢?
產後憂鬱症顧名思義,與懷孕生產有關,是許多孕婦曾親身經歷的精神困擾。由於生產後所帶來的生活和荷爾蒙等巨大變化,使得產婦容易出現情緒不穩的情況,出現煩躁、易怒等症狀。
根據統計,約有70至80%的婦女在生產後會出現“產後情緒低落”的症狀,但不會影響日常行為與照顧嬰兒的能力,通常持續時間數日至2週左右便會緩解。
但少數產婦的憂鬱症狀則是在產後二至三個月內才逐漸出現,甚至持續至數月或數年之久,形成產後憂鬱症。憂鬱症情況嚴重時會影響產婦照顧嬰兒的能力,甚至出現自殺、殺死嬰兒或者兩者一起死的念頭或行為。
芯田生命成長工作室輔導員林芯悅表示,產後憂鬱很難避免,因為病發的原因主要是產婦體內荷爾蒙的改變,導致身體出現狀況。一旦懷孕產子後,孕婦身體會因為懷孕及哺乳的需要而產生大量的荷爾蒙,加上生產後面臨身體、身份及環境上的改變,就很容易讓孕婦患上產後憂鬱。
她指出,其實大部分的產後憂鬱症狀會慢慢消退,只要產婦和家屬在這段期間處理得當,減輕產婦的情緒壓力,一般上很快就會恢復。“如果處理不好,產婦則可能會慢慢演變成憂鬱症”
但她也表示,產後憂鬱症其實可以設法預防。產婦在懷孕期間會發生許多變化,從外形、心情、行動等層面發生改變,所以在產婦需要在產前要適量調整自己,從心理層面上也有個適應期,這樣就能做到一定層度的預防。“但這只是預防,未必能保證產後憂鬱一定不發生。”
“產後憂鬱症的發生,常常是因為產婦做了媽媽後,對自己身為母親的責任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媽媽會認為自己無法做好媽媽的角色,因此容易陷入情緒低落及壓力的狀況”

由於有些產婦在發現自己罹患產後憂鬱後,因沒有及時得到專業幫助而導致產婦壓力更大進而造成病況惡化,林芯悅指出,其實每位產婦身處的環境不一樣,心態不一樣,所以並沒有所謂的“康復週期”,恢復時間的長短是因人而異。
“有些人是輕微,有些是帶著憂鬱症過三四十年的都有,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她也鼓勵,新手媽媽要正面去看待產後憂鬱的症狀,最好得方法是得到專業幫助,包括見輔導員。“懷疑自己憂鬱時,就要學會調整和釋放自己得壓力,讓別人減輕你的負擔”
她指出,由於現代家庭的規模不如以往,許多人的家裡沒有其他家人可協助照顧孩子及產婦,使得產婦往往需要需要自己照顧,但又照顧不來,所以情況就會導致產婦的憂鬱情況不樂觀。
“所以需要一個人幫忙,減輕負擔,其實比較有幫助”
她表示,只要產婦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加上家人尤其是丈夫的幫助,產後憂鬱症的復原率其實不低。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