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雖然撥款變少 但華教團體大讚公平分配

雖然撥款變少 但華教團體大讚公平分配

縱然國盟政府在2021年財政預算案中削減教育部給予華教的撥款,但各華教團體依然大讚教育部終於達到公平分配教育撥款的要求。

教育部副部長馬漢順在吉隆坡冼都華小王嶽海大禮堂,舉行2021年財案教育部教育部維修與提升撥款中文說明會時強調,2021年學校維修與提升撥款,是第一次以制度化方式發放予各源流的學校。

他也指出,所有政府資助學校,都將把款項匯入董事部賬戶。此外,所有撥款,包括每一個源流的學校,都會以“學校實際需要”的原則發放,讓最需要的學校最先得到。

較早前,教育部長拉茲吉丁曾表示,教育部的6億2000萬令吉學校維修和提升撥款中,將以90:10的比例,按照學校數量分配撥款給政府學校和政府資助學校(半津貼學校)。其中全津貼和半津貼華小共得7407萬令吉,而政府國民型中學與政府資助的國民型中學則獲得411萬令吉。

董總大讚撥款公平 國民型中學撥款鋭減是沒辦法的事

董總主席陳大錦表示,雖然國民型中學在制度化撥款下只有411萬撥款,比去年的2000萬令吉撥款來得少,但在制度化撥款下算是 “比較沒辦法的事” 。他也大讚教育部以制度化和統一方式平均分配撥款,是一大突破。

他指出,教育部此前不分各源流學校的數量,發放同樣數額的撥款是比較“不妥當”,因此現在改為依據學校數量分配是比較公平的制度。

陳大錦表示,撥款减少是比较没办法的事

他表示,董總之前進行了很多內部協商,并提及要公平分配學校撥款,如今根據學校和人數平均分配已達到第一關,是一大突破。

教總主席王超群也說,教育部按照學校數量分配撥款,卻是一個不失公平的好制度。他也希望政府能夠全面承擔全津貼和半津貼華小的每月水電費

王超群称赞教育部的新拨款是一個不失公平的好制度

馬來西亞華文理事會主席王鴻財表示,看到教育部終於落實華社多年以來要求的制度化撥款,他感到十分欣慰。

他指出,撥款裏也納入了國民型中學,只要體系沒有任何改變,華中在制度化撥款下都會納入在撥款裏面,其他源流學校同樣能夠得到公平分配的撥款。

王鴻財:虽然拨款变少,但觉得教育部拨款公平

他也強調,雖然華中撥款比往年少,但在撥款制度檢討之後,該理事會感覺到是教育部一視同仁,讓各校都得到平均分配,而今天終於落實了這點,是他們求之不得的。

“今年教育部的分配撥款方式是“理想的方案”。”

评论区

没有找到数据。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