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政府在臨下臺前又再次震驚世界,於11月22日正式退出了《開放天空協議》(Open Skies Treaty)。美國這一舉動引來包括盟友在內的多個國家表示失望,就連非協議締約國的中國也表示遺憾。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此舉損害相關國家間的軍事互信和透明,不利於維護有關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對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也將產生消極影響。
什麽是《開放天空條約》
《開放天空條約》是由35個締約國,包括美國以及俄羅斯、還有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等北約成員國,波羅的海國家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華沙條約國等於1992年3月24日簽署。
每個締約國可在提前72小時通知對方後,對他國全境進行非武裝偵察飛行蒐集軍事情報。此外,每個締約國每年都有權力提出及義務接受一定數量的偵察,稱為被偵察配額。每個締約國都有權對前來偵察的其他締約國進行同等數量的偵察。
雖然目前衛星科技已經可以提供遠超越飛行偵測的資訊,但仍有一部分締約國並不具備這種衛星偵察能力。事實上,該條約目前最主要的功能在於建立締約國之間的信任和彼此熟悉。
締約國之間在協議保護內相互偵察,可避免秘密偵察所可能造成的緊張,同時彼此之間一定程度的軍事透明,也有助於幫助國際間降低軍事敵意,減少軍事衝突風險。
美國為什麼退出協議?
美國在2020年5月22日正式向所有簽約國遞交退約決定通知,表示繼續作為《開放天空條約》成員國已不符合美國利益,除非俄羅斯方面能重新履行這一條約,否則美國將在6個月後,即11月22日正式退出該條約。
美國國務院負責國防政策的副助理國務卿迪安諾(Thomas Dinanno)指俄羅斯多次違反條約協議,其中包括嚴重違反《中導條約》;違背《赫爾辛基協議》中的承諾,侵略格魯吉亞和烏克蘭;聲稱暫停履行《歐洲常規武裝力量條約》規定的義務;有選擇地執行《維也納協議》;在歐安組織國家領土上使用化學武器;散佈假消息等許多破壞穩定的各種活動。
俄羅斯對此反駁美國,指這些指責毫無根據。
由於美國自2002年起陸續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中導條約》和《開放天空條約》後,該國與俄羅斯之間所存在國際軍控相關協議,就只剩下《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而該條約的延續前景也似乎並不樂觀。
各國分析普遍認為,這也意味着全球將可能進入新一輪核軍備競賽,尤其美國與中俄的霸權競爭極大可能將從經濟、科技、地緣政治等層面擴散到軍事競賽上。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