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州前州务大臣阿莫费沙確定下臺后,行动党霹雳州主席倪可敏随即放了個震撼彈,表示願意與巫統 共同組建聯合(州)政府,巫統也第一時間的態度曖昧,而两个世仇的突然U-turn卻引來了一些反彈。如今事情进展到最后,巫统和土团党及伊党依然维持联盟共组政府,留下希盟伊人独憔悴。
在这段期间,部分華裔支持者批評火箭態度反復,過去說巫統是萬惡之源、妖魔鬼怪;現在有機會執政卻立即轉過說願意合作。希盟内部也有零星成員反對希-巫合作,説這是對人民的背叛。巫統的處境也類似,他們過去批評行動黨:反馬來人、反伊斯蘭;現在卻説不介意與任何政黨共組政府。這樣的反復也引來基層馬來人的反彈。
在我説說我對聯合政府的看法以前,我們可以從國際上的案例來瞭解:何謂聯合政府
聯合政府:在政治游戲中常見的手段
多黨制下各黨派的政治理念不同,如果可以單獨執政的話『多數黨』絕不會選擇跟『少數黨』聯合執政。
不輕易聯合 這除了政治理念的考量外,也要尊重選民的意願。像是,若希盟找巫統聯合執政,並聲稱過去對巫統的批評都是誤會;希盟支持者會作何感想?(其實不會怎樣啦,希盟與老馬的聯合就是例子:一開始民間反彈,反著反著被公關洗腦后就接受啦)
當『多數黨』無法單獨執政必須尋求『少數黨』聯合執政時,其聯合的政黨對象也必須慎選。左派找左派右派找右派、種族主義跟種族主義做堆、機會功利跟機會功利一起。
以2017年德國大選為例: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Dorothea Merkel) 領導的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聯盟),其政治立場中間偏右。主要的競爭對手 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其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經過激烈的選戰后,他們最後還是共組聯合政府了。
基聯盟與社民黨 是長久以來的政治對手,爲什麽還要跟對手共組聯合政府呢,而不尋求第三大黨的幫忙呢?
當時的第三大黨『德國另類選擇黨』是個:反歐元、反移民、反難民的極右政黨。基聯盟與社民黨雖然是對手,但同爲中間派的他們誰也看不上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換句話説:中間派與極右之間毫無共同點。哪怕基聯盟與社民黨之間彼此看不過眼,但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雙方只好彼此合作。
但政黨之間要合作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經過長達半年的協商,雙方都各自做了一些讓步。2018年3月14日聯盟黨和社民黨再次組成大聯合政府。
聯合政府的關鍵:共識
聯合政府其實是政治游戲中常見的手段。法律規定必須要獲得過半人的支持才能執政。
多脚戰時若大家都無法單一過半,就勢必要聯合對手共同執政。游戲規則如此,玩家們也只能遵守。
總的來説,共組聯合政府的關鍵在於:共識。聯盟黨和社民黨雖是多年來的政治對手,但好歹也有一定共識,才會聯合執政。
希巫的問題:不是結盟,是吹牛
而在boleh-land馬來西亞,我們有我們的玩法。不管是巫統還是希盟,只要不需要對方時,就會把對方往死裏說。指責對方『把國家帶向死亡、破產』或『背叛馬來人、背叛伊斯蘭』。需要對方時,卻又突然變成好朋友了?
就像前面説的:政治結盟,不過是游戲規則中必然會發生的情況,不該引起這麽大的波瀾。希巫此前传出要結盟引起的反彈,問題不在結盟,而是現在過去的言行不一所致。
過去批評所留下的傷痕還在,毫無共識的情況下説要聯合,還敢説爲國爲民?哪怕只要有一點點公民常識的人都不會接受。而偏偏,馬來西亞早已廢除公民教育(Pendidikan Sivic),選民都只是愚民而非公民,也難怪政客會爲所欲爲了。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