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玻25日訊)時評人林志斌表示,在國陣與伊黨宣佈撤回對敦馬的局勢後,各派系之間從全員擁護敦馬,到現在各自都沒有過半議席,陷入了典型的“囚徒困境”中,因此目前面對的局勢將更撲朔迷離。
林志斌在接受《觀察者》訪問時指出,各派目前陷入囚徒困境的局面。在土團黨和阿茲敏的11人派系正式退出希盟,希盟就已經確定得不到超過半數支持,而國陣和伊黨在這個時間點表態,也說明他們的主張也得不到多數議員的支持,證明這次的政變基本宣告失敗。
但他也強調,這次的政變雖然失敗,但國陣和伊黨這種行為在囚徒困境裡屬於“背叛”的行動,將為日後藏下一顆不定時炸彈。
他認為,民眾或許可以取笑他們,但該陣營公開“背叛”這個選項,反而是個好棋。因為目前只要有任何一方有辦法拉攏過半議席組政府,那麽他們就只能繼續當反對黨,因此該陣營在確定自己無法取得多數優勢的情況下,製造騷亂讓局勢維持沒有任何一方持過半議席,那麽該陣營就可名正言順要求解散國會進行大選。
“國陣和伊黨這麽做,就是給有機會取得多數優勢的那方更多的選擇空間,也就是開放“安華任相”這個選項給希盟(尤其公正黨)。”
他表示,根據現有的國會議員人數計算,只要反對國陣和伊黨的各派人士集結起來,並且人數過半的話,那他們理論上可以選擇自己屬意的首相—馬哈迪,安華,或是慕尤丁!
他指出,只要希盟成員黨一致通過推舉安華任相,再拉到東馬議員以及巫統叛將支持安華,直接把敦馬踢出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公正黨已經有噪音,說要選安華了,就看大家敢不敢一起選擇“背叛”敦馬哈迪這個選項!”
他指,對於行動党而言,國陣和伊黨暫時退場之後,究竟要保守地選擇“合作”(選擇敦馬)還是“背叛”(選擇安華),以及今晚的希盟理事會將如何接招,都是值得關注。
他也提醒,還有一點必須小心,那就是國陣和伊黨對外說撤回支持馬哈迪,支持解散國會。但每一個人在元首面前說法又是什麼?說法是否一致?這完全沒人知道。
“囚徒困境最有趣的地方是,每一個機會,都可能是個陷阱。每一個陷阱,也都可能是個機會,那一瞬即失的機會,誰敢抓住?”
=====
註: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指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囚徒們雖然彼此合作,堅不吐實,可為全體帶來最佳利益(無罪開釋),但在對方的表現不明的情況下,因為出賣同夥可為自己帶來利益(縮短刑期),也因為同夥把自己招出來可為他帶來利益,因此彼此出賣雖違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
理論說明為什麼甚至在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時,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