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前發生的極度酷寒導致美國南方多個州屬因電網凍結癱瘓而陷入大停電狀況,而這場天災如今也逐漸演變成全球危機,擾亂能源、晶片、汽車等領域供應鏈。在骨牌效應下,受影響的層面可能從美國本土擴散至其他國家,演變成全球危機。
供應短缺而導致的能源危機
美國南方多州遭寒災打擊嚴重,而其中以頁岩油重鎮德州災情最嚴重。由於寒災對石油產量打來直接影響。業界估計現實每日損失原油供應超過400萬桶,而這相當於美國原油產量約40%。花旗銀行估計,到3月初前的產量損失約1600萬桶,
而美國大量原油生產及煉油廠運作暫停也導致布蘭特期油週四突破每桶65美元,為去年1月以來首次突破。此外,美國中部地區的天然氣現貨價格,也因此在上周爆升超過100倍。
美國全國汽油價格週三升至每加侖2.54美元,較年初漲28美仙,而市場揣測未來很有可能衝上2014年的3美元水準。美國汽車會(AAA)發言人也表示,目前汽油庫存緊張的狀況與墨西哥灣遭遇颶風時導致的汽油供應短缺情況相似。
寒災亦嚴重影響了德州的天然氣生產,該州每日正常產量約230億立方呎,佔美國本土四分之一。德州州長艾博特宣佈緊急措施,限制天然氣輸往其他州份直至2月21日。
而上述的決定,也導致了美國的現貨天然氣價格飆漲,其中俄克拉何馬州天然氣樞紐的現貨天然氣價格,由週二每百萬英國熱能單位(BTU)的999美元,漲至週三1,250美元。
紐約天然氣期貨也出現價格上漲,從週二收市16.13美元上漲週三早段的20美元,漲幅高達20%。
晶片生產受阻 美方求助臺灣
德州大停電也導致了全球半導體供應受影響,在德州奧斯汀設廠的大廠三星、恩智浦半導體及Skorpios Technologies,都因為突然斷電而無法正常運作。專家指出,大規模斷電會導致生產中的晶圓被迫報廢。
三星在當地的晶圓代工廠產能為10萬片,主要供應英特爾、高通等巨型企業。恩智浦生產的晶元則是主要涉及車用微控制器(MCU),估計提供全球車用MCU供應達15%。英飛淩則主要生產汽車/工業MCU和NOR Flash記憶體,約影響全球供應量達5%。
也就是說,德州大停電將導致全球20%的車用MCU供應受到影響,使得目前已經短缺的車用晶片變得更加嚴峻。
與之前德國向臺灣救助提供晶片的情況類似,美國面臨的供應受挫也將轉向臺灣求助。根據媒體報道指出,美國總統拜登的高級經濟顧問德澤(Brian Deese)與美國汽車公司及供應商舉行會議後,去信台灣政府,尋求協助解決美國半導體短缺問題。

德澤在信中也特別感謝台灣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在晶片短缺問題上親力親為,同時轉達美國汽車公司對晶片短缺的憂慮。
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日前也因為國內汽車產業晶片供應受阻,而籲請台灣政府積極協調台灣半導體業者提供協助。但由於德國外交部重申“德對台的‘一個中國’政策不變”,引起了臺灣民眾的不滿,就連德國媒體也批評德國的對臺政策,指“德國憑什麼要台灣救急”,認為這是德國重新審視對台政策的一個契機。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