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突破國際社會對中國芯片的圍堵,中國投資了數千億資源在全國打造芯片產業鏈。其中規模最大的專案當屬總投資額超過人民幣千億元的“武漢弘芯”,然而該專案在去年爆發財政危機後,如今證實復工無望,全體員工必須提出離職申請。
中國媒體報導指出,武漢弘芯半導體這項千億專案在去年底爆發財務危機,隨後被政府接管。該公司日前以“無復工復產計劃”爲由,要求所有員工提出離職申請。
武漢弘芯全體員工在今年2月26日獲知,必須在28日提出離職申請,並在3月5日前完成辦理離職手續。
此外,武漢弘芯的員工離職通知中也未說明遣散之後的後續規劃。
中國媒體指武漢弘芯是千億騙局
中國自從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芯片制裁後陷入芯片短缺的困境,而在習近平的催動下,全國各地開始出現大規模造芯專案。
其中武漢弘芯半導體投資金額高達人民幣1280億元,並且邀請了曾任臺積電共同營運長和中芯國際獨立董事的蔣尚義擔任執行長。該專案也因此成為中國當時投資額最高的造芯專案,一度被視為是中國突破芯片短缺困境的中流砥柱之一。
然而,武漢弘芯去年陸續傳出資金斷鏈,且建設項目幾乎全部爛尾,最終導致武漢政府接管。蔣尚義於去年6月辭職,並表示在武漢弘芯任職的經歷糟糕且讓他不開心。

據中國報導指出,武漢弘芯發起人曹山、龍偉和李雪艷都是假借造芯片的名義騙錢,在騙取千億投資後讓蔣尚義接盤脫身。
媒體甚至發現,發起人曹山甚至連身份都造假,真實身份為鮑恩保,從2017年就試圖籌組半導體廠,經常以“台積電副總”、“宏碁駐美國紐約第1任副總”等身份於廣州、合肥、成都、南京等地方政府之間行走。
曹山及後來聯手的龍偉及李雪艷成功敲開武漢市東西湖區政府的大門,讓東西湖區政府投資2億人民幣,成為武漢弘芯持股10%的小股東。然而,原本由曹山3人共同成立的北京光量藍圖科技公司所承諾的18億人民幣投資卻從未兌現。
縱然18億投資下落不明,但武漢弘芯依然成為武漢市明星項目,在2018、2019年被列入湖北省重大專案。公司及政府也對外宣稱這是一個投資額達130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
中國媒體報道指出,這一類的半導體公司一方面透過建廠來拿到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則讓負責興建的承包商納巨額保證金,一邊蓋廠兩邊拿錢。

中國陸續爆發芯片計劃爛尾
《中國經營報》報導指出,一些中國曾聲名大噪的巨額半導體投資項目如今都因為各種原因而爛尾,只留下一屁股債讓地方政府承擔。
報導表示,中璟航天半導體在2017年獲盱眙縣政府大力支持的120億元人民幣8吋CIS晶圓廠項目。該計劃原本預計2018年完工投產,結果廠區只剩下雜草叢生
曾立志“要做中國第1、世界第2,追夢成為三星那樣的半導體大廠”,總投資額450億人民幣的德淮半導體有限公司項目也處於停擺狀況。
2016年成立,投資130億元人民幣的江蘇時代芯存也大幅縮水,號稱“中國唯一”的PCM晶圓廠在2019年底推出首款產品EEPROM,因良率又只有1.7%而乏人問津,最後導致該計劃的產能還比不上廠區空地裡的養殖業。
縱然芯片生產計劃幾乎每個都慘不忍睹,但中國工信部依然強調,中國政府會在國家層面上將給予大力扶持。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