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期間靠著直播帶貨而風生水起的新加坡藝人“賣魚哥”王雷,在打算進駐中國註冊申請商標時,意外發現“賣魚哥”商標已被搶先註冊。類似的外國商家在中國發現自己慣用的商標被人搶先註冊的事件屢見不鮮,而這種惡意強佔及囤積商標的現象也被稱為“商標流氓”。
“賣魚哥”王雷在臉書上指出,自己的“賣魚哥” 在中國無端端正版變山寨,令他深感不滿。他表示,該商標是一位馬來西亞網民為他設計的,而他也在去年4月開始就一直使用這個商標,且隨後分別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臺灣和中國4地註冊商標,豈料卻在中國遭人捷足先登。

中國“商標流氓”情況嚴重 多家外資中招
“商標流氓”一般的做法是通过搶注及囤積各種商品关键字、网络热词、网红店铺名、各大平台网红的名字(姓名、花名、艺名)以及國內外著名公司的商标,隨後蹭這些商標熱度去兜售商品,而更惡劣的則是向受害對象进行商标侵权投诉,以索求高额授权费、撤诉费等。
其實王雷並非首個遭中國人搶先註冊商標的受害者,許多大型國際公司都曾在中國吃悶虧。其中以美國籃球巨星喬丹個人品牌(Air Jordan)、日商無印良品(Muji)、新百倫(New Balance)的案例最為經典。
喬丹自2012年起就起訴中國喬丹體育,指中國喬丹體育的商標侵害了他個人姓名的權益,而中國喬丹則聲稱中國喬丹並沒侵權,和美國喬丹不會混淆,因為美國喬丹是姓氏Jordan,而中國喬丹是姓喬名丹。

這場官司進行了8年後,最終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判定喬丹體育敗訴,必須撤銷商標及圖形,但中國喬丹目前已對該判決提出抗訴。
另一宗由原廠勝訴的案件則是新百倫(New Balance)起訴中國品牌紐巴倫(NEW·BARLUN)。新百倫的其中一項標誌性設計,就是在運動鞋兩側中央位置放上大寫的英文字母“N”,而紐巴倫也幾乎使用了一模一樣的設計,只是“N”字的造型略有不同。
在經過了6年的訴訟,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最終判決紐巴倫敗訴,必須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不可使用與新百倫相似的設計,並公開聲明消除影響,以及賠償經濟損失1000萬人民幣及維權合理開支80萬人民幣。
然而,日方“無印良品 Muji”則沒那麽幸運,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敗訴,必須停止“抄襲” 北京棉田公司的“無印良品”,不僅必須發佈聲明以消除侵權影響,並且把“無印良品 Muji”改為“Muji”,以及賠償經濟損失50萬人民幣及合理開支12.6萬人民幣。可以說是被侵權外資中最慘的一個。
中國企業首當其衝
相比外資,其實真正受影響最深的是中國企業。不少大型企業除了註冊自己的商標外,也會把類似的商標全都註冊下來,切斷“商標流氓”的途徑,如阿里巴巴便註冊了
阿里巴巴的法務部堪稱其中榜樣,查找阿里巴巴旗下注冊商標,可以發現阿里巴巴註冊了包括“阿里爸爸”、“阿里爺爺”、“阿里姐姐”、“阿里寶寶”、“阿里媽媽”等一系列的商標。
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共計持有2064個商標,除了本身的知名商標“五糧液”外,該公司還註冊了“六糧液”“七糧液”“八糧液”等;還有以各省簡稱為首碼的“五糧液”變種,比如“甘糧液”、“京糧液”、“貴糧液”、“陝糧液”等各種商標。
上述的做法稱之為“防禦性”註冊,避免日后遇上“商标流氓”時維權訴訟維權花上更多成本。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