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3%的人口為華人,而和其他國家的華裔一樣,緬甸華人也一直在出生成長的國度尋找著認同感。同樣的,緬甸華人也與其他華裔一樣,因為種種歷史原因,而常常陷入身份認同的困擾。
住在緬甸的中國人
一位因為擔心人身安全而拒絶透露身份的年逾70歲受訪者表示,當年二戰期間,随父亲逃难来到缅甸,大部分缅甸华人是从中国到缅甸当难民。雖然已在緬甸生活數十年,卻仍認為自己是生活在緬甸中國人。
在緬甸,緬甸華人被認為是來自中國的外來者。在中國人眼裡,緬甸華人卻又是緬甸人。處在尷尬位置的華人對於政治課題最好不要過問不要參與,以免緬族之爭遷怒於華人。
這一點與馬來西亞華裔的困境有着令人無奈的相似,至今仍有許多大馬華人自認是生活在大馬的中國人,也同樣被本地人所質疑卻又不被中國所認同,處在一個極度尷尬的局勢。
但與大馬年輕一代的華裔相似,新一代的緬甸華人對本身的身份認同有着多種看法。
明哲保身的緬甸華人
新一代保守派認為華裔常被認為是緬共一份子,導致身份相當敏感。從緬甸歷史的角度來看,華人被提升到緬甸公民並獲得身份證,都是上一輩的老人盡量忍辱負重,從不過問政治才不會辜負上一輩的心血。
他強調,緬甸華人的立場必需要中立,不能過於偏向任何一邊。對於政治抗爭最好不要表明立場 ,並不是不愛國,而是無法有立場。
“選軍人,被民間討厭;選民盟,被軍人討厭。最好走個過場秀就行了,跟緬甸人說華人愛緬甸,緬甸人並不相信。”
唯選擇明哲保身,進退自如才是上道。
受访的保守派緬甸華人认为鄧家希(Ma Kyal Sin)的事情被媒體誇大報導,並認為應該低調處理。一樣在示威中被槍殺的緬族年輕人也有數十位,但卻沒多少人關注,反觀鄧家希出殯那天卻有人海送殯,因此難免會讓緬族感到不適。
突如其來的被捧上高位,對於保守派而言並非好事,因為槍打出頭鳥,尤其是身份敏感的華裔更是最容易被對付的出頭鳥。
缅甸華人的曙光
相反,新一代激進派華裔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一名受訪者L認為,鄧家希的抗爭讓緬甸華人看到了一絲曙光。
他指出,緬甸華人在緬甸人眼中,是特殊游走在緬甸大家庭的“本地外來者”。長期以來華人都處在沈默和中立的一群,導致緬甸人認為華人不愛國。
鄧家希也許能改變緬甸人對華人長久以來是外來者的觀念。由於緬甸華人大多數都不想要惹麻煩,這也導致鄧家希的遺體遭到當地許多華人會館拒絕,最終只能把遺體停放在老緬殯儀館的佛堂舉行喪禮。
最終,在瓦城華裔和緬族的討伐下,曼德勒雲南會館才答應開放讓鄧家希舉行葬禮。
這名受訪者也表示,不久前有位中國人痛罵示威者,并支持軍方強硬鎮壓的言論引起當地華裔和緬甸人的憤怒,最終導致該中國人的店被當地華裔和緬甸人給砸了。
他特別強調,事件並沒有因此擴大到華裔與其他緬甸人之間的種族糾紛,這件事情足已證明華裔如今已被視為是緬甸的一份子,而不是滯留緬甸的中國人,與1988年時期已經有所不同。
L表示,緬甸華人不應該再繼續沈默下去,要融入緬甸社會必須要以身證明自己的付出,不該像以往一樣做個雙贏的沈默人,否則到最後會成為雙輸。
說中文的緬甸人
另一名受訪者杨氏表示,有些祖父輩因為都是從中國過來,所以思想可能比較保守,對於民主思想他們不瞭解,因此才會對民主抗爭如此冷漠或反感。
他指出,其實對大部分新一代的緬甸華人而言,中國已經是個陌生的國家,緬甸華人早已認為自己是緬甸人。
他強調,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是選擇跟緬甸人站在一起,而是自己就是道道地地的緬甸人。對於身份認可,他說道:“我們生在緬甸,吃著緬甸的米飯喝著緬甸的水長大的,雖說是華人,嚴格來說我們只是會說中文的緬甸人而已。”
對於中國毫不關心的他,在最近緬甸關閉國際航班後,對來自中國雲南昆明的五架貨運飛機抵達仰光國際機場的事件表示憤怒。

他表示,雖然中國官方說辭是運海鮮到緬甸,但緬甸人普遍卻質疑,示威時期並沒有外來遊客,因此緬甸人對於海鮮的需求理應很低。加上資源豐富的緬甸海鮮是緬甸的主要產業之一,因此緬甸人普遍認為是中國來協助軍方建立防火牆,並且進行斷網避免緬甸人民向外界求助。
他針對網絡上所謂“熱愛中國或中共”的緬甸人,表示這些都並非緬甸人,而是外國小粉紅偽裝成緬甸人為中國洗白或向中國求助,製造中國是救世主的假象。
他強調,不少中國人因為長期在緬甸經商,早已懂緬甸的生活和習慣方式,能用緬甸語來包裝自己是緬甸人。

另一名黄氏受訪者則補充,反共向來都是東南亞國家本土政府排華的藉口。華人不想成為被排擠對象,也不想被共產黨謀奪私產,而事實上大部分緬甸華人是強烈反對中共的。
相較於老一輩,受訪的緬甸新一代華裔雖然在政治行為上有所分歧,但對自己的國籍都有強烈的認同感。相較於上一輩“華人都是中國人”的觀念,新一代對於緬甸的國族認同更為強烈,反而對於祖籍国的中國則是普遍排斥甚至不滿。
* 为了保护受访者人身安全,因此文中身份均已代号取代。
作者:安然頻道
成安然,兼职写作与摄影。喜欢历史,讨厌政治,却觉得人民必须要了解政治体系和法律漏洞。渴望自由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