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在被允許大家接種之前,都做了好幾輪的試驗,其中來到最後階段就是尋找誰願意當“白老鼠”,去嘗試接種疫苗。
一旦疫苗進入人體,起了免疫效果,而又沒反彈的話,那麼就會被推出市場,讓普羅大眾去進行接種,以便讓人體針對特定病菌,擁有了抗體。
新冠肺炎疫情擴散以來,疫苗不到兩年很快就推出市場。很多人都會對這些已推出市場的疫苗生疑,擔心一旦接種,對人體起了反效果的反應,或會帶來不堪的後果。這是正常的,很多人都會這樣的想法。
當然,也有人是很樂意去接種市面上推出的COVID-19疫苗,畢竟全球這麼多人已接種,沒出現任何反效果的大有人在。怕什麼呢?
就不說COVID-19疫苗了。這裡要分享的是腎病患者的“新”藥。日前,我走了一趟專收孤老的老人院,院長分享了不少他人生經歷,也分享了該院自創院以來的一點一滴,還有孤老所面對的種種不愉快。
其中,最讓我感到非常揪心,非常心疼的是,院長告訴我,去年,一名洗腎20年的孤老,接受了中央醫院的建議,成為“白老鼠”,試腎病“新”藥物,結果在試藥的半年內,就離開了。
很心疼。院長說,如果這名孤老不去當試藥“白老鼠”,相信今日他仍在人間,仍過著他每週需要洗腎幾次的日子。
院長說著,眼眶不禁泛淚;我只是一名“聽故事”的人,都感到莫名的心酸了,更何況是負責載送這名孤老去洗腎、負責他飲食起居的院長。
“沒法,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告訴我,如果試藥成功,他就能救不少的腎友;失敗,就犧牲了他自己”。這段話,至今在我耳邊不斷的迂回,是院長告訴我的。
無論是試藥還是接種疫苗的“白老鼠”,都必須與醫院簽同意書,當然這名願意試藥的孤老,簽了同意書才告訴院長。很自然的,院長是無權反對;只能支持他的決定。
疫苗反思。人間還有很多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人,上述只是一段小故事,卻讓我感動許久。
作者:心语心田
想写两段,多说两句的爱狗族+宝妈+人妻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