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血染聖城! 以巴世代冲突的远因近果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大型冲突再次震惊世界。(路透社)

血染聖城! 以巴世代冲突的远因近果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近日再度在耶路撒冷爆發衝突,雙方從巴勒斯坦民眾與以色列警方衝突發展到巴勒斯坦武裝組織與以色列軍方的交火,目前已導致多人喪命。

東耶路撒冷舊城區在過去1個月以來局勢持續升溫,直到5月8日開始,爆發了巴勒斯坦穆斯林,與猶太屯墾者、以色列國防軍及鎮暴員警之間的流血衝突。該衝突在耶路撒冷的宗教聖地,聖殿山持續了3天,期間以色列軍警在巴勒斯坦穆斯林祈禱時,攻陷著名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並在裏面釋放催淚彈且暴力清場。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Hamas)對以色列發射火箭,但因為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發揮作用,因此該襲擊並沒造成以方傷亡。相反,以色列軍方隨後展開反擊,造成巴勒斯坦至少20人身亡,其中包括哈馬斯的高級指揮官。

以色列警方在阿克薩清真寺暴力清场。(The Siasat Daily)

血腥衝突的遠因近果

以色列於1948年在英美的支持及阿拉伯世界的反對聲浪中建國,自此便與巴勒斯坦地區的巴勒斯坦人勢同水火。而雙方的衝突也把各自背後的歐美基督勢力及阿拉伯伊斯蘭勢力捲入其中。

以色列軍隊在1967年佔領東耶路撒冷後,巴勒斯坦人便要求以色列歸還該地域主權,並讓其作為巴勒斯坦建國後的首度,其中便包括了此次衝突源頭的阿克薩清真寺。但這些要求都遭到了以色列的拒絶,並聲明:“完整而統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其次,巴勒斯坦人為了日後的立國之路,便提出了以巴共存的《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要求巴勒斯坦立國後不能被非軍事化(demilitarised)或者降格為一個附庸國(client state)。以色列則擔心巴勒斯坦立國後,政權會落入當地具有影響力的武裝組織哈馬斯之手,威脅以色列的安全,因此主張巴勒斯坦國非軍事化,並由以色列繼續掌控地區的安全事務。

而猶太人屯墾區問題則是以巴問題中最容易摩擦的課題,而屯墾區問題也是此次衝突的近果。巴勒斯坦人向來主張,以色列放棄巴勒斯坦內所有的屯墾區,但可以接受以色列最終保留部分屯墾區來換取政治權益。以色列則堅決保留東耶路撒冷與約旦河西岸的屯墾區,並且持續擴張現有的屯墾區,但不排除讓屯墾區居民歸化為巴勒斯坦籍。

以色列屯垦区是造成以巴冲突的源头之一

牽動衝突的謝赫賈拉迫遷案

此次衝突爆發的源頭也和上述提及的屯墾區問題有關,那就是近期發生在東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區的“謝赫賈拉迫遷案” (Sheikh Jarrah Eviction)。

謝赫賈拉位於東耶路撒冷舊城區北側,自中世紀以來就有阿拉伯穆斯林在此居住的老城區,而臨近該地區也有猶太教尊崇的正義者西蒙(Simeon the Just)陵墓。

約旦在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後控制了約旦河西岸,其中就包含東耶路撒冷。在1956年時,有28個巴勒斯坦家庭以難民身份居住在該區,而約旦也在當時與聯合國難民署(UNHCR)達成協議為這些家庭建造住房,並在他們於當地生活3年後,放棄難民身份換區地契。

以色列警方与巴勒斯坦人发生激烈冲突

然而,以色列在1967年六日戰爭佔領了包含東耶路撒冷在內的約旦河西岸,並且隨後無視國際法中,佔領者不得改變佔領地區現況,也沒有司法管轄權的條例,開始推行以色列屯墾計畫,頻頻讓猶太屯墾者1970年代提出的訴訟獲勝,驅逐居住在當地的巴勒斯坦人。

今年年初,東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中央法院裁定, 4個巴勒斯坦家庭(al-Kurd、Iskafi、Qassim以及Jaouni)必須搬遷並讓以色列屯墾者接管,或透過與屯墾者達成協議,承認這些屯墾者為房東並支付租金,但遭到巴勒斯坦家庭的拒絶。該判決一旦執行,將預計將造成87人流離失所。

此判決也引起了巴勒斯坦人的不滿,以色列警方隨後封鎖了謝赫賈拉地區出入口,但卻允許猶太屯墾者攜帶步槍等武器在該地區自由行動。

為了抗議以色列的蠻橫,上萬名巴勒斯坦人民在5月8日聚集在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禱告並聲援遭迫遷的謝赫賈拉居民。以色列軍警則大舉攻入該教堂,進而演變成後來的血腥衝突。

评论区

没有找到数据。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