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性别 但願世界不再恐同

但願世界不再恐同

今天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簡稱IDAHO+)紀念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同性戀從精神病中刪除。目的是為了世人能關注對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的議題,並消除對性少數人士的恐慌。

世界各地都有因為性傾向和性別認同而遭受到許多暴力和不公平對待,甚至不合理的言語歧視。在平等的社會裡,所有人都理應平等對待。很可惜的是同性戀在馬來西亞非但沒有合法,甚至自願性同性關係是刑事罪。馬來西亞同性戀比許多正在爭取同性戀婚姻國家來的更艱辛,需要為自願性同性關係除罪化之外,還有宗教的大門檻需要跨過。

 

舶來品的同性戀

許多人誤以為同性戀是西方文化傳到馬來西亞,其實在馬來族(信仰薩滿時期)中武吉人(Orang Bugis)就有五種性別的文化。印裔文中有為他人祝福的海吉拉跨性別文化。中華文化中不少皇帝或文學家有同性戀傾向,也衍生了不少同性戀的成語。

英國統治馬來西亞的時候就帶來了政教合一的377的非自然性行為法反對同性戀自願性關係,這充滿歧視的宗教律法才是真正的舶來品呢!諷刺的是歷任首相都不斷強調脫離殖民的影子,馬來西亞已經獨立了63年卻還要緊握著古老的宗教法律。

不反對不鼓勵的偽中立

同性戀課題之中,也有抱著不反對不鼓勵的觀念的人。你知道這也是一種歧視嗎?你當然可以不支援,甚至持反對的立場,但是同性戀是根本不需要鼓勵,也不用鼓勵的一種自然現象。同性戀並不會因為鼓勵而演變成同性戀,也不會因為缺少鼓勵而減少數量。

不反對不鼓勵的立場看似中立,其實這說法不是中立立場,而是帶有偏見。其實在宣傳著「同性戀是因為鼓勵而成」的觀念。想要表達自己的中立立場,只需要表達「不支持不反對」即可,就像社會也沒有鼓勵人們成為異性戀,對性向不支持也不反對才是最性別平等的態度。

宣傳同性戀會被傳染

現代中文詞壇兩大填詞人-林夕和黃偉文都是同性戀,每個人就算不熟悉他們兩位也肯定聽過,可能你手機中就有一首他們的歌,KTV唱過他們的歌。充滿同性戀情節的美少女戰士更是80、90年代的熟悉的動畫,也沒有讓人想要成為同性戀的例子。

反對同性戀宣傳,其實是恐同者擔心學術性的同性戀探討讓大眾更瞭解同性戀之後,不再歧視同性戀。那麼最後歧視同性戀的人將會成為異類,恐同者為了確保自己不成為異類,只能拼命打壓討論同性戀課題的人。

你可以做個沈默的同性戀者

社會對異性戀習以為常,可以在公共場合上牽手或跟朋友談起自己的感情事。對同性戀卻習慣性放大並檢視,為何同性戀者必須沈默的活著?而異性戀卻不需要?要求同性戀者沈默的活著其實就是一種歧視。

 

我不喜歡同性戀

你當然可以不喜歡同性戀者或同性性行為,甚至可以討厭,但是你沒有反對和霸淩的理由。例如你不喜歡吃香菜,但是你沒有資格反對香菜的存在或霸淩喜歡吃香菜的人。這是個多元社會,必須包容不同形態的人。如果我們無法包容少數群體,我們又如何擁抱這多元文化的馬來西亞土地呢?

同性戀能扭轉成異性戀

事實上性向是不能扭轉的,舉世聞名的反同團體「出埃及記」有260間教堂組成的同性戀治療機構,教導的治療同性戀的方式遍佈全世界。號稱能“恢復”成異性戀的主席Chambers,卻在2013年承認37年來沒有人能透過治療改變性向。自己娶了新娘之後,從來沒有改變自己的性傾向。

 

不反對同性戀者,我反對同性戀

也許你認為你反對的只是個觀點,你認為你無法觸及的群體。事實上同性戀就在我們生活之中默默活著,可能他就是你小學老師、為甩餅的印度大兄或是為你送餐的巫裔小鮮肉。反對同性戀的言論其實許許多多是自己的世界觀來道德綁架他人的私生活,否定同性戀其實等同否定掉同性戀者的權益和身份認可。

大部分人宗教、家庭或社會的潛移默化刻板印象影響,由於時代不斷變遷新觀念出現讓人有未知的恐懼而導致歧視。70年代的人恐懼拍照,擔心靈魂被吸走。現在這年代拍照直播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了,我們要丟掉舊的觀念才能迎來新的體會。哪怕你昨天是反同或恐同,從今天國際不再恐同日就開始丟掉觀念重新認識同性戀吧。

 

作者:安然頻道

成安然,兼职写作与摄影。喜欢历史,讨厌政治,却觉得人民必须要了解政治体系和法律漏洞。渴望自由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

  • Share
  • Follow
安然頻道
成安然,兼职写作与摄影。喜欢历史,讨厌政治,却觉得人民必须要了解政治体系和法律漏洞。渴望自由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

评论区

没有找到数据。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