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訓示(Amanat Hadi)在今日又再被重新翻出,並在穆斯林社會引起熱議。華社或許對哈迪訓示並不熟悉,但哈迪訓示卻是曾造成穆斯林社會嚴重分裂以及引發警民衝突流血事件的重大宗教發言。
哈迪訓示是指哈迪阿旺於1981年4月7日在登嘉楼的甘榜邦哥(Kampung Banggol)所发表的演講。該演講內容主要是指,伊黨與巫統或國陣政府對抗,是因为對方延续了殖民者及異教徒的法治制度,因此因此伊黨與其的鬥爭是個聖戰。
“各位弟兄們請相信,我們對抗巫統並非因為他們是巫統。對抗國陣也並非因為他們統治太久,而是因為他們維持了殖民者的憲法、異教徒的法律以及黑暗時代的條例。因此我們對抗他們、面對他們、與他們鬥爭。
各位弟兄們請相信,我們的鬥爭是個聖戰,我們的演說是個聖戰,我們的捐款也是個聖戰。我們再對抗這群人的時候就把一切交個上蒼,因為如果在鬥爭中陣亡,我們就是殉教的烈士。我們的死亡是符合伊斯蘭教義的。我們無需信仰佛教,我們無需信仰興都教,我們無需信仰基督教,但我們只要選擇性執行政治和宗教,那我們就和異教徒無疑”
哈迪阿旺的這番訓示被學者認為,是其後來成為伊黨精神領袖的第一步。哈迪訓示也被認為是伊黨從此脫離與巫統競爭馬來民族捍衛者的鬥爭,進而轉向成為大馬伊斯蘭捍衛者,並從此開啓巫伊兩黨在國內伊斯蘭化的“軍備競賽”。

引發社會分裂 兩派穆斯林不共用清真寺
哈迪訓示明確指出了,穆斯林只要選擇性的實踐政治及宗教,那麽即使不改教也可被視為叛教;同時,哈迪阿旺也利用了穆斯林對教義中奬賞聖戰的渴望,指該黨的鬥爭就是聖戰,而因鬥爭而死就是殉教烈士,鼓勵黨員採取極端激進的方式對抗巫統成員。
哈迪訓示在穆斯林社會迅速傳開,並獲得伊黨支持者的擁戴,就連前伊斯蘭黨副主席沙拉胡丁(Datuk Salahuddin Ayub)在多年後受訪也表示,哈迪訓示已經是伊黨內部的“聖經”。
哈迪訓示的成功很快就造成了馬來社會分裂,伊黨支持者基於哈迪訓示對巫統領袖及支持者展開猛烈攻擊,而巫統支持者也不甘示弱回嗆,互相指責對方是異教徒。
在部分地區,更是出現同一個村子的巫統和伊黨支持者,無法在祈禱時段共用同一所清真寺的局面。須知縱然是伊斯蘭世界中分歧最嚴重的遜尼派與什葉派也依然可以共用同一所清真寺,可想而知當時當時國內的穆斯林社會是處於何等的分裂。
為了解決紛爭,全国伊斯兰裁决理事会(Majlis Fatwa Kebangsaan)裁決哈迪訓示違反伊斯蘭教義,並禁止兩派支持者再以此指責對方為異教徒。
哈迪訓示引發默玛里事件死亡衝突
在哈迪訓示流傳後四年,1985年11月19日發生了震驚全國的默玛里事件,並造成14名村民與4名警員慘死的悲劇。
當時吉打州的伊黨領袖依布拉欣馬莫(Ibrahim Mahmud)因被指散播極端伊斯蘭主義,煽動支持者展開武裝鬥爭,遭到當局以從事涉及威胁国家安全活动為由,援引內安法令逮捕。就在警方展開逮捕行動時,遭到伊布拉欣以及追隨者以枪械、巴冷刀等武器攻击。由於警方勸說自首無效,最終導致雙方爆發嚴重衝突,導致多人傷亡。
事件爆發後,警方所公佈的《默马里白皮书》調查報告中顯示,時任全国总警长丹斯里拉欣诺把矛頭指向哈迪訓示,指該訓示是造成流血事件的源头。
前首相敦馬哈迪也曾表示, “哈迪訓示”與默瑪里事件密切相關,因為該訓示煽動支持者把對抗政府當成聖戰,因此而死則是殉教烈士。
哈迪阿旺及伊黨則否認該起事件與哈迪訓示有關,並反指是政府試圖強行打壓該黨支持者才導致衝突發生。該黨至今依然每年為該事件舉行紀念活動,從該黨視角出發講述該事件始末。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