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盟政府自執政以來,因防疫工作混亂及招商能力低落,使得大馬去年的外資下滑68%,如今再有外國商會相繼致函首相慕尤丁,要求厘清及改善防疫標準作業程式,否則將可能撤資。
馬來西亞日本貿易工業聯合會(JACTIM)、馬來西亞-德國工商會(MGCC)、美國馬來西亞商會(AMCHAM)以及馬來西亞荷蘭商業理事會(MDBC)相繼致函慕尤丁,內容均是針對國盟政府混淆不清的防疫標準作業程式,導致落實與執法陷入一團亂,嚴重影響商會成員的生意運作,更揚言若情況得不到改善則不排除撤離大馬。
馬來西亞-德國工商會要求,國盟政府儘快厘清混淆的SOP,並擴大疫苗接種計畫。該商會表示,他們的會員準備付費施打疫苗,同時為職員安排接種,以確保他們的生意得以維續。
該商會指出,部分地區已開始落實加強限行令(EMCO),但貿工部CIMS系統至今尚未更新,導致製造業無法從中申請和下載營運批准函。
此外,大馬政府會在毫無通知和解釋下,一夜之間撤銷部分行業的關鍵行業地位,如肥皂和消毒劑所需的香料,令業者無所適從。同時,警方也堅持要求部分業者出示貿工部的批准函,但這些業者卻又不在貿工部的管轄範圍之內,使得業者無從適應。
該商會也擔心,縱然一些關鍵行業獲准營運,但相關或輔助行業卻沒有獲得批准,那麽該關鍵行業也無法正常運作。
日本商會:超過40%日企遭受衝擊
馬來西亞日本貿易工業聯合會則在公函中要求,國盟政府正確評估現有的防疫限制所帶來的影響和後果。自本月初以來,除了部分行業獲准營業外,其他大部分EMCO地區的企業都必須停止營業,這將使得超過40%或大約650家日本企業遭到衝擊,並且面臨倒閉危機。
該聯合會指出,馬來西亞約有1500家日本企業,超過40%或大約650家日本企業就設在雪蘭莪,導致這些企業嚴重受EMCO衝擊。
因此,該聯合會提出四大要求,包括允許雪州企業以10%員工的比例低度復工、加速疫苗接種計畫、允許汽車工業的生產和零件部門,以及鋼鐵業在第一復蘇階段恢復營運、允許與製造業相關的服務和供應鏈,在第一復蘇階段後全數複業。
美荷商會:不改善將導致更多公司撤資
美國馬來西亞商會和馬來西亞荷蘭商業理事會則聯合發表文告,警告國盟政府若繼續沒有科學依據的進行封鎖,則可能導致更多跨國公司撤資馬來西亞。
美國馬來西亞商會首席執行官希歐漢達斯(Siobhan Das)及馬來西亞荷蘭商會執行董事馬克溫特(Marco Winter)促請政府,使用科學資料並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方法來應對疫情。
兩者在志期7月10日給予柔佛州務大臣哈斯尼的信函中表示,兩個商會中許多在柔佛的EMCO區域,优美城工业区及士乃工业区已經營運超過20年,並要求州政府根據衛生局的數據來堅定先前曾經被審查過的公司,並允許這些遵守防疫程序的企業繼續運作。
文告強調,過去一年的影響已經使得本區域的許多公司損失了許多生意機會,這些生意機會不僅無法重新獲得。文告也指出,這些損失的生意機會多數是輸給海外如中國、印度、越南、印尼、泰國等分行或競爭對手。
為了說明問題的嚴重性,文告也指出目前已有4家美國及荷蘭公司已經決定撤離或停止在馬來西亞的擴展業務,其中包括在全球範圍內提供CT和MRI掃描器等醫療設備的Samtec Asia Pacific(馬)私人有限公司、石油業及能源業的管道供應商 Van Leeuwen Pipe & Tube (馬) 私人有限公司、高科技特製包裝公司HQ Pack私人有限公司,以及電子醫療器材供應商Flextronics Shah Alam私人有限公司。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