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冠病疫情把許多本來歲月靜好的行業帶來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許多公司都因此而倒閉。在國內廣告行業出現倒閉潮的時候,Shinajii 創辦人駱文勇則看準了企業對於網路轉型的需求,毅然決然帶領公司走上轉型之路,並成功殺出一條血路。
Shinajii自2009年起就扎根檳城,駱文勇(39歲)表示,公司一開始是做包裝營銷、網頁及廣告設計方面的業務。然而,直到去年第一波疫情爆發後,國內大量廣告公司都因為無法經營而紛紛倒閉,就連業界中的大企業也難逃倒閉命運。
“我當時也很彷徨不安,但是想到底下有許多員工跟著我找吃,我有責任帶領他們一起度過難關。”

向來有在關注國內外業界發展的駱文勇,敏鋭的察覺到了國內企業對網路轉型的需求,因此便決定擴張公司業務,從原本的廣告業務擴張到電子業務流程外包(Digital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簡稱DBPO)領域。
傳統的業務流程外包是指企業將自身所不擅長的專業領域,外包交由專業的外部服務商處理,讓企業可以騰出資源人力來專注在自身的核心業務上,從而達到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加強品質的效果。而電子業務流程外包則是更專注在處理網路電子及相關業務。
駱文勇表示,據他瞭解Shinajii並非檳州唯一一家從事DBPO的公司,但他自認是州內DBPO業務最全面的公司。該公司從網頁設計、社交平臺管理、文案、攝影、App專員、第一層客服、物流設計等DBPO業務都涉及。
“小公司如果要重新設立相關部門,如果以上述每個職責分別由一名員工來負責,單單是薪資就是個很大的負擔。”
而DBPO的最大好處是,客戶可以用低廉很多的成本就獲得上述的服務。相較於傳統電子廣告每次的花費都幾乎超過1萬令吉而言,設立DBPO除了初始的設立成本外,往後的成本就相對便宜很多。
駱文勇表示,為了不讓客戶負擔太重,決定就針對客戶透過DBPO服務銷售的產品抽傭,極大減少了客戶的成本壓力。
曾被市場傷害的中小企業
但被詢及轉型路上面對的最大難題時,駱文勇表示,最大的難題莫過於中小企業對DBPO業務的不信任。他說,這並非中小企業本身的問題,而是DBPO在馬來西亞仍屬於新創產業,因此坊間對其認識不足,加上市場上的公司素質參差不齊,因此更使得中小企業很容易就花了重金卻一無所獲,從而更不願投資採用DBPO業務。
他舉了手上一名客戶的經驗為例,該客戶曾遇到兩次表現不良的DBPO公司,以至於損失慘重。該客戶的第一次慘痛經驗,是一間自稱疫情救世主的公司表示可以協助該客戶轉型線上銷售,擴展銷售渠道。
然而事實卻是,該公司只設立了網站,但卻沒有教導該客戶的團隊如何有效使用該網站,也沒有協助該客戶將消費者引流到網站消費。造成了該客戶花了大筆錢,卻得到了一個無用產品。
另一次則是,另一家公司建議該客戶製作App來取代網站,結果卻只是類似於App的網路應用程式(Web Apps),實際上仍屬於網站,換言之該顧客花了一筆巨額費用卻換來兩個無法妥善運作的網站。此外,該網站還是中國網站兜售的範本,功能並不齊全,比如其翻譯功能在翻譯英文時只能翻譯標題,而內容依然是中文。該客戶最終迫於無奈,只能向Shinajii求助。
DBPO是協助客戶發展的雙贏之道
Shinajii業務發展經理孫雙武(37歲)表示,對於好的DBPO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是與客戶共同成長,對客戶的產品有充分的瞭解,協助客戶發展才是雙贏局面。
他以該公司的其中一個客戶,從事香料生意的美真香為例,指出該一直以來都是做門面生意,雖然在網買平臺如淘寶、京東、天貓、Shopee、Lazada等有設立帳戶,但卻因為員工處理不來,因此成效一直差強人意。
而他也坦言在協助美真香處理DBPO業務時,頭一個月的網路銷售業績只有一單生意,但隨著疫情的延長使得人們更容易接受網上購物,加上公司為美真香設計的後台功能滿足了客戶和員工的需求,因此業績也開始有著明顯的增加。
“如今美真香每個月的網路銷售額突破10萬不是問題。” 孫雙武也表示,其中有些訂單更是一個人就買了約5萬令吉的香料,可見其業務轉型的成功。
他表示,很多企業在一開始的時候的確會有所顧忌,因為害怕失敗或其他原因,而一直遲遲不肯放手讓該公司處理,但隨着成績出來後,他們便會願意放手讓Shinajii全面處理。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