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治 後門政府是否符合民主精神?

後門政府是否符合民主精神?

阿茲敏與慕尤丁政變成功(馬來西亞版權力遊戲,別稱喜來登行動),慕尤丁今日正式宣誓就任首相。

希盟議員與其支持者們以“後門政府”之名批評,政變者則以遊戲規則本就如此辯解。暫且放下立場來看,究竟哪方比較有理?

與人一票選出總統制的政體如美國、臺灣不同,首相內閣制並不容許人民直接票選總統,只能透過代議士在國會中間接推舉出首相人選。經過這次的政變後,許多鄉民埋怨西敏內閣制的不合理,有的甚至要求人民直選首相。

但西敏內閣制的制度其實有其道理,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行政效率。設想一下,假如我們一人一票直接選出馬哈迪當作總統,假如希盟在222國會議席中只佔有區區的50席,那麼縱然馬哈迪當上總統,但因為在國會中缺乏足夠的議席推動法案,那他也只是一個什麼都不能做的總統而已(例如不能廢除GST)。

這樣的跛腳總統並不是空想的例子,臺灣的陳水扁、美國2014年的奧巴馬都曾面對朝小野大,總統政策一直被國會擋下來的窘境。

西敏制內閣的另一精神是:精英代議制。有別于全民公投的直接民主,代議民主認為政治有其專業,萬萬不可交由民粹胡來。設想,若我們讓全民公投是否要實施伊斯蘭刑事法、是否該立法禁止飲酒、吃燒豬等。顯著多數的穆斯林會做出什麼選擇?首相人選也是如此。

若單看憲法,內閣制其實並沒有規定首相、內閣一定要以政黨為單位,只要獲得過半議員的信任即可(這也是馬哈迪之前打算組一人政府的原因)。遊戲規則如此,自稱獲得過半數議員支持的慕尤丁發動政變其實是合法合憲,但並不意味這樣的做法就是合理。

因為獨立議員個人的力量薄弱,進入國會也無法推動法案。以致起源英國的西敏內閣制也有它自己不成文的傳統,也就是“政黨政治”的由來。實務上,西敏制的選舉往往都由政黨主導,選舉後,握有多數議席的政黨也都推舉自身的黨魁擔任首相。這樣的政黨政治模式也成為了選民與政治工作者之間的共識。英國的伯里斯、希盟的馬哈迪都是如此。競選時政黨以黨魁為號召,也明白勝選後的首相人選是誰。

簡單來說:我們選舉時並不是單純的選擇議員,然後無條件地支持議員們在國會的決定。而是同時根據其所屬政黨、章程、理想、首相人選等條件的綜合考量。選民當初選擇希盟時,其實就是默認馬哈迪是首相人選(而安華是繼任者),因此阿茲敏與慕尤丁的政變,的確是違背了選民當初的意志,違反了民主精神。

不過,如果有另外一個社會,他們的共識就是先選出國會議員,並信任國會議員的所有表現(包括但不限於變更首相)。只要社會共識如此,那也沒有違背選民意志的問題存在。

只是,馬來西亞並非如此。

 

作者:李建鸿 認真的建鸿

李建鸿,锡矿州民、光头山下新村之子、长子嫡孙、九零之首、自耕农、留台生、行政白领、小商人、假教书匠真孩子王、过分认真的学者症候群。想不开又回到校园当科学界的小小研 究生。

  • Share
  • Follow
李建鸿 認真的建鸿
李建鸿,锡矿州民、光头山下新村之子、长子嫡孙、九零之首、自耕农、留台生、行政白领、小商人、假教书匠真孩子王、过分认真的学者症候群。想不开又回到校园当科学界的小小研 究生。

评论区

没有找到数据。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
李建鸿 認真的建鸿
李建鸿,锡矿州民、光头山下新村之子、长子嫡孙、九零之首、自耕农、留台生、行政白领、小商人、假教书匠真孩子王、过分认真的学者症候群。想不开又回到校园当科学界的小小研 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