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因為領取日薪而在行管令期間失去工作,導致沒有收入的弱勢群體,如今連三餐溫飽也成為問題。大山腳一名西餐廳老闆,利用自己能力及所長,為社區的弱勢群體及組織送上熱騰騰的飯盒,不僅喂飽許多家庭,也溫暖許多人心。
龍仕勇(33歲)接受『觀察者』訪問時說,行管令開始後,他與家人閒聊時,談及許多弱勢群體在這段期間,或許會完全沒有收入,就連三餐溫飽也成了問題。
由於他經營的餐廳在這段期間仍如常營業,便想到不如在等待顧客上門的同時,利用現有的資源幫助他人,因此他與親朋戚友一起籌募了一筆款項,作為他準備飯盒的費用。
“行管令期間我們也是會開門做生意的嘛,有鍋有鏟有原料,間中不如利用空暇時間去幫助其他人溫飽,何樂而不為呢?”
他說,他們沒有對外籌款,完全只是家族內的親朋戚友,每人依據自己的能力所捐獻,最後籌得3000多令吉,讓他作為烹煮飯盒給社區內的弱勢群體的基本開銷。
他說,在此之前,他每月都會定期一天烹煮食物,免費提供給社區內的檳城社區愛滋病服務中心(CASP),而他決定啟動免費贈送飯盒計畫後,首先想到的是收留社會邊緣人的愛滋病服務中心。
“我聯絡他們之後,他們也說行管令後物資捐贈也少了,所以欣然接受我的飯盒,因此我每天負責提供服務中心內18名病友的午餐及晚餐”。
他說,他後來聯絡大山腳國會議員沈志強的助理,表明願意無條件的捐獻飯盒給區內的弱勢群體,由他們分派,條件是受惠者必須是真正有需要的人。

飯盒每天都會配有兩菜一飯,以蔬食為主,也會有豆腐、豆干以及蛋,希望儘量讓受惠者可以換換口味。
"曾經聽聞北海一些組織免費派發的飯盒,因為裡面含有肉類,導致一些受惠者沒有辦法食用,直接丟棄,這很浪費,所以我準備的食物都是蔬食為主。"
3月27日起,龍仕勇每日準備至少50盒的飯盒(午餐),加上3月18日起提供給愛滋病服務中心的18名病友的午餐及晚餐,間中(不定期)為紅新月會自願者提供的飯盒,至今他已經供應近千盒由他親自烹煮的飯盒,讓許多家庭不至於面對斷坎的困境。
這15天以來,龍仕勇準備了近千個飯盒,成本僅用了大約千余令吉,他說,會一直做下去,一直到善款用完,如果行管令結束後仍有剩餘善款,他會把餘額捐給慈善團體。
他說,每星期只有星期三他會休息,因為他必須除外採購食材,這一天國州議員服務中心也會尋求其他人的協助來供應食物,愛滋病收留中心則會自己烹煮簡單的食物讓病友享用
當記者問起決定行善的初心時,龍仕勇表示自己的父親是一名羅里司機,一直以來都教育孩子,日後如果有能力,就應該為社會付出。
“爸爸以前最常告訴我們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有能力給人溫飽,那你就要做。”
所以龍仕勇在2010年學廚畢業後,自行創業,遇到有需要的人士,都會免費提供飯盒讓他們溫飽。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