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全球因COVID-19肺炎疫情陷入停擺時,南中國海卻在此時頻起波瀾。中國在近日來多次與東南亞諸國在南海議題上發生對持與衝突,讓南海議題在疫情期間突然充滿火藥味。
中國上週派遣探勘船“海洋地質8號”進入馬中兩國之間有主權爭議的南中國海域,在距離汶萊和馬國海岸352公里(218英里)進行調查活動。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希山慕丁在聲明表示,雖然國際法保障航海自由,但南海出現軍艦和船隻可能加劇緊張局勢,進而可能造成情勢誤判,影響區域和平、安全和穩定。
不過,中國否認馬中兩國船隻對峙,堅稱海洋地質8號只是在該海域執行正常作業。
南海爭端為什麽?
南海爭議主要圍繞在主權歸屬、海域劃分和相關海洋權利主張的衝突。其中涉及國家及地區包括中國、汶萊、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和臺灣。
其中南海領土爭端包括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和中沙群島的主權糾紛、北部灣海上邊界問題以及其他地區的爭議。
爭端背后的价值
各國爭執內容包括南沙和西沙島礁周邊所豐富天然資源,是世界四大油气大面积聚集地点之一。同時,南海是東亞多國漁民賴以為生的捕撈區域。
此外,南海作為國際主要航運線路,占世界貿易總量的1/3,因此佔領南海島嶼的主權有助於鞏固該國在國際政治的話語權。
同時,南海島嶼也被各國視為軍事擴張的戰略要點。中國在2014年開始在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建造民用及軍用的雙用途軍事基地,而根據美國智庫《亞洲海事透明倡議》( AMTI) 網站資料顯示,這些軍事基地包括雷達和通信陣列、可容納戰鬥機的跑道和機庫,以及部署了移動式地對空和反艦巡航導彈系統。
中國九段線爭議
中國是涉及南海爭端國家中宣稱範圍最大的國家,強調中國“自古以來”擁有“九段線”範圍內的所有島礁擁有主權。其範圍從中國最南端省份海南算起,南到砂拉越沿海,西近越南,东近菲律宾。
其中,中國九段線最靠近馬來西亞的地方,就是距離砂拉越民都魯只有大約90公里的曾母暗沙。由於領海的包括海域底下的海床及上方的領空,這也意味着若中國成功拿下九段線主權,那大馬無論是漁民出海捕魚或是海軍活動都將受到嚴重的局限。

馬來西亞主張,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定義所劃定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EEZ),南中國海部分範圍,其中包括12个岛礁和南沙27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越南強烈抗議中國的“自古以來”論,指中國在1940年代之前從未宣稱對南海島礁擁有主權,相反越南則有文件證明,早於十七世紀起該國便已有效管治黃沙與長沙群島。
菲律賓則主張基礎是其領土靠近南沙群島,因此在地理優勢上擁有相關島礁主權。
汶萊則如馬來西亞一樣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聲稱,專屬經濟區(EEZ)包括了南中國海部分範圍,但未聲稱擁有該範圍內任何島礁的主權。
近期衝突
中國在COVID-19肺炎期間趁着東南亞各國忙着防疫時,在南海的擴張引起多國家擔心。
中國政府今年3月,在具有爭議的人工島礁上建立了兩個研究站。此外,中國也在4月18日宣佈在主權有爭議的南海設立2個行政區,即批准海南省三沙市在南海設立“西沙區”和“南沙區”。由於這兩區位於越南和中國有主權爭議的南海海域,因此也引起了越南不滿。
中越兩國在4月初,才因為越南一艘漁船被兩艘中國海警船攔截並撞沉,而引起兩國的外交衝突。

此外,中國也趁勢為一批南海岛礁及海底地物的命名,這也是继1983年公告南海岛礁名称后命名工作。
美國也因南海局勢的升溫,而在4月21日及22日派出軍艦派赴南海。
中國的企圖
針對中國在南海的頻頻動作,國際上普遍認為,中國是打算利用涉及南海爭奪的區域國家正忙着應付肺炎疫情時,一邊以捐贈防疫物資,建立國際形象;另一邊則趁機在南海擴張勢力,強佔主權。
時事評論員文昭在其政論節目中指出,南海的衝突可以說是中美衝突的衍生。中美軍事衝突的中心必然圍繞著臺灣,但兩國之間的衝突卻不會一開始就直接在臺灣發生。
“衝突會先發生在南海,因為南海的敏感度相對較低,中國會藉此試探美軍的底線。通過一系列的摩擦,是為了消除美軍的意志。”

悉尼洛伊研究所研究人員布蘭德(Ben Bland)則認為,中國目前是在試探各方勢力的反應,看看各國在疫情當下對於南海的態度。他指出,這也是中國過去幾年的南海態度,那就是一步一步的擴張其在南海的影響力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研究院彼得詹寧(Peter Jennings)指,中國目前進一步的激進策略,是為了展示其軍事力量,也向全世界宣示其在南海海域的主權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