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日讯)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月4日在其官网宣布,在1月21日起申请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专利后,迅速引起轰动。
瑞德西韦是美国制药公司吉利德(Gilead Sciences Inc.)研发的伊波拉病毒特效药,但效果并不理想,加上其仍处于研发阶段,因此目前仍未在任何国家上市发售。
瑞德西韦于今年1月26日被用于救治美国的35岁武汉肺炎确诊患者,并在患者用药五天后,消除了患者除咳嗽以外的大部分症状。一篇于1月31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论文指出,该药物有可能遏制新型冠状病毒。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指出,吉利德已经和中国卫生部门达成协议,在武汉对确诊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而就在此时,却传出了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于1月21日向中国有关部门瑞德西韦(Remdesivir)的使用专利。
有者指责该单位的做法有如强抢专利,有者则表示这是为了保障中国国民的利益,亦有者质疑这是为了日后图利中国境内特定药厂集团。也有人担心,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行为将导致外国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失去信心,从而造成未来没有国家愿意与中国有发明合作,长期以来将对中国造成损害。
《中国科学报》报导指出,一些中国境内的专家认为这次的申利是做科研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学者找到证据证明该药物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有效后,加上又是创新发现,所以申请瑞德西韦在抗新型冠状病毒上的用途专利是没问题的。
专家也认为,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保护中国的利益,抢先注册可让中国具备和国外公司进行交叉许可专利的条件,确保日后的药物供应和价格。
根据《环球时报》报导,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际红指出,美国拥有化合物专利权,而中国申请的是适应症专利,因此操作上是被允许的。
针对武汉病毒研究所抢注瑞德西韦专利权事件,吉利德执行长丹尼尔奥戴(Daniel O’Day)回应:“专利不是我们的首要任何,我们的责任是治病救人。”
他表示,该事件对他们应对全球健康问题没有任何影响,并且清楚表明,该公司的责任是患者。“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寻求正确的临床项目,通过科学和临床证据确定该药确实能对患者带来影响,与此同时如果确定可以提高产量,我们会将药品提供给全球需要的患者。”
他指出,专利不是该公司的首要任务,因为瑞德西韦已经申请了化合物专利,同时也已经在世界各地的应用,包括冠状病毒申请了专利。但他也强调不会陷入和中国的专利纠纷。
“我们会找到一种方法来帮助病人,当然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作为一个独立的步骤,但患者至上。”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