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昨日在官方微博發布一段“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建城”的影片和文章,慶祝佔領當地160週年。拉迪沃斯托克在中國稱為海參崴,於1860年被清延割讓予俄羅斯至今。中國網民對此大感不滿,認為這是俄方“侮辱和挑釁”,但一向稱“中國一點不能少”並多次強調武力捍衛領土主權的中共政府及官媒至今仍保持低調。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在該帖文中指,“今天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紀念日”,“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歷史始於1860年,當時俄羅斯人在這裏建立了一個軍事港口,稱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為“統治東方”。19世紀末,符拉迪沃斯托克已發展成為一個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是俄羅斯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
大量中國網友隨後涌入該帖文留言並轉發,怒指俄羅斯“在中國人傷口上撒鹽”、“海參崴是中國的”、“這是侮辱和挑釁,勿忘國恥”等。但也有網民表示沒問題,指俄羅斯“占的是清政府的東西,管我們啥事兒”,指這是有心人士在“帶節奏”。

然而,向來高喊“中國領土一點不能少”,“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中國政府及官媒在這件事上則相當低調。中國政府至截稿時仍未針對此事發表任何聲明,而官媒方面也只是輕描淡寫,與以往積極維護主權的表現大不相同。有網民直接嘲諷“面對自由世界我重拳出擊,面對野蠻蘇俄我唯唯諾諾”

胡錫進:對於這個事實,我們中國人需要接受
向來被視為中共政府喉舌的《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也在其微博上表示“對於這個事實,我們中國人需要接受”、並指“無論我們對那些土地有多少感情,中國作為國際法的維護者都不能表達我們有意在未來收回那片故土的任何官方意願”。
胡錫進也強調,中俄是彼此的重要戰略夥伴,并試圖把網民的憤怒甩鍋美國,指親美勢力有意在中國煽動仇俄情緒,破壞兩國關係。
但上述言論很快便被中國網民怒斥為“和稀泥”,并質疑既然“對於既有的歷史事實要接受”,那為何對印度、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強調領土主權,又為何要“武統”臺灣?
海參崴原在1689年清政府和俄羅斯帝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訂明海參崴屬清政府。但由於後來清政府孱弱,在1858年和沙俄帝國簽署《璦琿條約》中,中國失去黑龍江以北約60萬平方公里領土,包括海參崴在內的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土地改屬中俄共管。
沙俄帝國隨後在1860年,聲稱自己調停第二次鴉片戰爭有功,逼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承認《璦琿條約》有效性,將原先中俄共管之地割讓給沙俄。這些土地就包括了海參崴,俄羅斯隨後也將其改稱“符拉迪沃斯托克”。
在中共掌權時期,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於1991年5月16日,與蘇共中央總書記兼蘇聯總統戈巴卓夫達成共識,確認海參崴屬俄羅斯。隨後2001年7月16日,江澤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重新確認1991年的中國與蘇聯協定,承認海參崴及鄰近遠東地區為俄國領土。
评论区
你的看法是?
请先登录或注册成为会员以便留言。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