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政治
教育
环境
社会
更多
经济
宗教
原住民
人文
劳工
性别
体育
文化
科技
图辑
关于
使用者条款
联络观察者
关于观察者
繁體
首页
巫統
巫統
2019年12月15日
三大陣營召開會議 希盟政權是否撐得住政治風暴?
土團黨、巫統及阿茲敏三大陣營分別召開內部會議。外界如今議論紛紛,甚至有傳言指出,阿茲敏可能帶人退出公正黨,再和土團及巫統組成一個新的執政聯盟。
敦馬哈迪
土團黨
巫統
阿茲敏
2019年12月15日
巫伊推慕尤丁任相
93名分別來自巫統、伊黨和土團黨國會議員支持土團黨主席丹斯里慕尤丁為第八任首相。
巫統
伊黨
慕尤丁
2019年12月15日
阿末扎希要求展延審訊理由遭揭穿撒謊 民眾怒轟撒謊
新政府組建首日,巫統主席拿督斯裡阿末扎希便以參與新政府討論內閣名單討論為由要求展延貪污案審訊成功,卻在不久後被首相署打臉證實首相沒會見政黨人物。此舉引起民眾炮轟,有網民諷刺後門政府的成效在第一天就展現了。
巫統
阿末扎希
2019年12月15日
馬六甲巫統與土團黨結盟不到一周,宣告“分手”
馬六甲巫統與土團黨決裂,州巫統聯委會主席拿督斯里阿都拉勿尤索夫強調兩黨不再合作。 他說,與土團黨分道揚鑣後,巫統13名州議員只會與公正黨文廟州議員拿督賈拉尼,及行動黨彭佳蘭峇株州議員拿督諾依占合作。
土團黨
巫統
政變
馬六甲
巫統與土團黨決裂
2019年12月15日
莫哈末哈山:首相不公對待巫統
巫統署理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哈山指該黨被首相丹斯里慕尤丁“邊緣化”。助組國盟政府的最大政黨,即巫統在慕尤丁的內閣中,無法得到平等的對待。
巫統
慕尤丁
莫哈末哈山
2019年12月15日
羅興亞難民事件(下):人蛇集團的搖錢樹 政治人物的手中棋
羅興亞人不僅被人蛇集團當搖錢樹,政治人物也將他們當成政治棋子,讓命途多舛的羅興亞人雪上加霜
巫統
伊斯蘭黨
羅興亞難民
旺吉連亂葬崗
2019年12月15日
反貪會要求凍結巫統馬華資金卻遭駁回 總檢察署:將上訴
反貪會要求凍結巫統馬華資金卻遭高庭駁回,總檢察署將對此提出上訴。
馬華
巫統
反貪會
2019年12月15日
對,就是他-任命最長又最短的首相
从巫统活跃,被开除,又回去,又离开,再回去,又离开.....直到今天,他依然影响马来西亚的政治体制改革发展。
巫統
王孫文
現代化之父
2019年12月15日
巫统最高理事参与沙巴竞选活动感染新冠肺炎
巫統最高理事拉茲蘭拉菲首輪測試證實感染新冠肺炎
巫統
COVID-19肺炎
2019年12月15日
巫統放任議員支持安華
巫統主席阿末扎希發表文告,表示對安華宣稱變天事件做出回應
巫統
阿末扎希
政權變天
2019年12月15日
慕尤丁要巫统把“新条件”写在信件中
既然巫统开“新条件”;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就要求巫统黑子白纸列明所要求的事项。
巫統
新條件
2019年12月15日
土團巫統內鬥不止 阿末费沙輸掉霹州大臣職
巫統對州務大臣阿末費沙提呈信任動議,最终导致阿末費沙下台
巫統
阿末費沙
国盟内乱
2019年12月15日
霹州合作會使火箭巫統流失大量基層?事情或許不是這樣喔
火箭巫統兩黨之間會因合作而出現支持者離黨潮?可能未必喔
巫統
行動黨
2019年12月15日
沙巴巫統放眼競選來屆大選爭14國席
疫情未過,沙巴巫統便已放眼來屆大選
巫統
沙巴
大選
2019年12月15日
土團黨證實收到巫統“斷交信” 將開會討論此事
土團黨證實收到巫統斷交信,國盟如今已岌岌可危。
土團黨
巫統
2019年12月15日
安華:的確與巫統會面 但沒達成共識
公正黨主席安華表示確實曾與數名巫統領袖會面,但彼此沒達成任何共識
安華
巫統
公正黨
2019年12月15日
巫統否認與公正黨合作 安華低調淡化
對於巫統否認與希盟合作的聲明,安華低調淡化此事並表示仍開放與各政黨商討。
希盟
巫統
公正黨
2019年12月15日
巫統撤對慕尤丁支持 要求首相下臺
巫統正式撤回對國盟政府及首相慕尤丁的支持,並要求後者立即辭職下臺。
巫統
國盟政府
2019年12月15日
巫統再進逼 公開13名巫統國會議員撤回支持公函
巫统今日公开13名国会议员表明撤回對首相慕尤丁支持的公函。
巫統
國盟政府
信任動議
热门新闻
国内
前副首相拿督斯里旺阿茲莎證實,希盟曾收取卡達爾發展基金會,予資助羅興亞難民的5000萬美元資金,而該款項是直接分發給非政府組織。
人文
信仰的場所當中勢必觸目所及皆是能提供正能量的象徵符號,本集所介紹的,正是這些有超有既視感的象徵符號,下次再去神廟的時候不妨細心觀察一番。
社会
ZUGO MART及0.9 MART響應白旗運動,撥出總值10萬令吉帮助4000家庭
社会
世界宣明會过去屢屢爆发醜聞,这样的慈善组织還值不值得再繼續捐助下去?
国际
被中国和印度“包圍”的不丹,在這個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全球肆虐的情況下,8月初以前,仍保持在零社區傳播,政府的防疫措施得到媒體與當地人民的讚揚。